社際比賽
四社的背景及由來
源自英國學校的書院制,每位學生在入學時都會被分派到一個社,而這個社身份會一直陪伴著學生直到畢業。
社制組織藉著將學生群體分成較小的社群,以增強學生彼此間的歸屬感。
四社制度將不同年級的學生組織起來,有助一個關顧網絡的構成。在加強社內凝聚力的同時,四社領袖們也慢慢開始建立起四社各自的特色和氣質。通過舉辦不同類別的比賽活動,供四社進行正面的競爭,以使學生學習以群體為單位追求卓越。
協同的四社
始於七十年代
以聖經四福音: 馬太、馬可、路加、約翰,命名四社,分別以紅、藍、綠、黃作代表顏色
四福音作者的代表,源自啟示錄四章7節中的「四活物」
「第一個活物像獅子,第二個像牛犢,第三個臉面像人,第四個像飛鷹。」
「四活物」晝夜不住的讚美上帝,四社以此為徽號喻意協同學生如四活物般,天天讚美上帝,並過著充滿喜樂、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。
2020-21 四社導師:
張君誠老師、歐子辰主任、顏雋老師、沈詠嘉老師
社盾計分方法
社分 類別 |
得 分 |
|||
冠軍 |
亞軍 |
季軍 |
殿軍 |
|
甲 |
25 |
20 |
15 |
10 |
乙 |
15 |
12 |
9 |
6 |
丙 |
10 |
8 |
6 |
4 |
甲. 大型活動 – 全年共(2-3)個社際大型活動
乙. 隊際活動 – 全年共(5-8)個社際隊際活動甲. 大型活動 – 全年共(2-3)個社際大型活動
丙. 小組/個人活動 – 全年共(3-5)個小組/個人活動
*學術A / 體育S / 音藝MA 各類別活動不得超過全年活動數量的一半,而每項目/比賽需提交活動報告及社得分結果給活動處/評議會作記錄;另建議每月社際比賽/活動數量不宜超過3個。
社際比賽總成績 (2018-19)